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14江西政法干警文化综合模拟题及答案

发布:2014-07-23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行测每日一练:
  1.任意取一个大于50的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就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就将它乘3之后再加1。这样反复运算,最终结果是多少?
  A.0 B.1 C.2 D.3
  2.赵先生34岁,钱女士30岁,一天,他们碰上了赵先生的三个邻居,钱女士问起了他们的年龄,赵先生说:他们三人的年龄各不相同,三人的年龄之积是2450,三人的年龄之和是我俩年龄之和。问三个邻居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岁?
  A.42 B.45 C.49 D.50
  3.甲乙两人从相距1350米的地方,以相同的速度相对行走,两人在出发点分别放下1个标志物,再前进10米后放下3个标志物,前进10米放下5个标志物,再前进10米放下7个标志物,以此类推。当两人相遇时,一共放下了几个标志物?
  A.4489 B.4624 C.8978 D.9248
  4.有4支队伍进行4项比赛,每项比赛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名分别得到5、3、2、1分。每队的4项比赛得分之和算作总分,如果已知各队的总分不相同,并且A队获得了三项比赛的第一名,问总分最少的队伍最多得多少分?
  A.7 B.8 C.9 D.10
  行测每日一练:
  1.【答案】B。此题可以用特值法,选择特殊值64,反复运算后得到最终结果为1。
  考点点拨:因为原题中没有终止的机制,所以实际上此题最终的结果是4、2、1循环,我们这里选取循环中最小的数作为最佳答案。
  单选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下列关于这两类社会矛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不一致的矛盾
  C.解决敌我矛盾应采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
  D.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应采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
  2.为规范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取缔非法收入 B.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实行平均分配
  3.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理念的影子”,这一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论
  4.哲学的基本问题(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5.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观点根本错误在于(  )。
  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
  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6.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
  C.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 D.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7.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国亡党”,这段话非常深刻的阐明了(  )。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8.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思想的先导是(  )。
  A.粉碎“四人帮” B.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0.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1.【答案】B。解析: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在我国人民内部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故B说法错误,ACD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2.【答案】D。解析:平均分配是错误的说法,是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ABC符合规范收入分配的手段。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A。解析: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它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A项不选。形而上学是静止、片面、孤立地看待问题,与题无关,B项不选。D项唯物论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内容,D不选。柏拉图将认为“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通过区分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这样的做法来追求客观独立于人的精神而存在的世界,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选。故本题答案选A。
  4.【答案】C。解析: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ABD均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所以本题答案选C。
  5.【答案】D。解析:时有风吹幡动,另外两个和尚认为的风动或者幡动都是看到了物质,而慧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幡动的原因不是风吹的也是幡自己动的,而是人的心使它动的,慧能认为是意识决定物质,因此他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因此正确答案是D。虽然这道题表面上看说的是运动,但是其实讨论的是物质运动的原因,是由物质决定的,而不是人心决定的,因此ABC都不符合题意。
  6.【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B项“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存在的实际情况,但是并不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故而不选此项。C项,中国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12月26日发表的《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虽然中国能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也不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故C项不选。D项,是根据我国东西部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与题意不符,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
  7.【答案】D。解析:在党的历史上,邓小平首次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联系,把解放思想提到思想路线的高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经历了“文革”磨难、对“左”倾错误有过深刻反思的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实现途径讲得极为精辟深刻。他指出,解放思想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解放思想必须打破思想僵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的这一报告可以看作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解放的宣言书,彻底突破了“两个凡是”和“左”的错误,为探索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反对僵化、教条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僵化、教条思想有各种表现。其中之一就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同志的这句话中并不是重点强调我们要摒除教条主义,故A项不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是针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提出来的,与本题中的这句话不符,故B项不选。这句话中虽然提到了“迷信盛行”但是破除封建迷信并不是这句话的主旨,解放思想才为其应有之义,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为D。
  8.【答案】C。解析: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新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1978年5月11日,也就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的错误,主要是批驳“两个凡是”的错误理论,从而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由此理论先导,再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历史转折。而A、B项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阶段,但是与思想没有关系,故排除AB两项,故本题答案选C。
  9.【答案】A。解析: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其中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故本题选A。
  10.【答案】B。解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诚信是规范、制度、人品)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故本题答案选B。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jxgw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