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布:2017-01-16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想申论成绩好,关注热点不可少。江西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江西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江西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 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仔细研读下文>>>2017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给定材料:
  材料1:
  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重大人才工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材料2:
  “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一些”。3月5日,习近平在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以鲜明的观点表达了党中央的人才战略观,强调治国之要首在用人。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古人讲,尚贤者政之本,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当今,聚才用才应当包括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就是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一个国家没有这样的眼光、这样的胸怀是很难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人类的未来并不完全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 发。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因此,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人、着力于人推动人们在眼界上、思想上、知识上、技术上走向开放。通过学习和应用世界先进知识和技术,进而不断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材料3:
  美国《侨报》6日发表文章称,新加坡前领导人李光耀曾经说,中国还在13亿人口当中选人才,美国是在全球70亿人口当中选人才。“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当前国际人才竞争越发激烈,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机制积极参与竞争。(6月6日《人民日报》)
  请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主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参考范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打赢全球智力战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设立招贤馆,广延山东士子,最终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而清政府人才凋零,贤退愚进,终于国家颓亡、自弃天下,名士龚自珍不禁长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强劲的发动机。而我国正面临着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匮乏、海外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国际智力竞争中处于下风。故此,唯有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打赢全球智力战争。
  人才强国战略是培养人才的孵化器。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结构还不甚合理,高端人才比较匮乏、一般人才又有富馀,形成结构性人才匮乏,面临着量大质劣的问题。而现代全球人才战争,不仅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是人才质量的博弈;量大质劣的人才结构势必削弱我国人才竞争能力。所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就要改革教育体制,集中资源培养一批高精尖端人才,才能逐步形成高低搭配、质数均衡的人才结构。
  人才强国战略是延揽人才的集结号。当今天下,人才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规范、有序、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优化我国人才结构,提升人才整体质量。而我国在大量流失人才的同时,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却乏善可陈。因此,发现和培养人才也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统筹利用好国内与国际人才资源。既要下大力气狠抓本土人才培养,也要大胆地走出去,扎实推进海外高端人才招聘工作,延揽天下英雄为我所用,有利于形成“中外互补,相互交流,进出有序,以我为主”的格局。
  人才强国战略是激励人才的冲锋号。要想充分发挥人才的巨大威力,仅仅培养和延揽人才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要不断地激励人才。而我国部分地区和单位还存在漠视人才、闲置人才甚至浪费人才的现象,在精神上轻视人才、在物质上亏待人才、在工作上压制人才的现象还屡见不鲜,导致大量人才外流,暴露出人才激励机制还存在软肋。这是对人才的浪费,对知识的浪费,更是对人才强国战略的蔑视。故此,推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在体制、机制、环境、物质和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强力改革,形成重视人才、呵护人才、发展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形成激励人才的长效机制。
  唐太宗面对天下士子曾自豪地宣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遂成煌煌盛唐、名垂青史。我们也当效法前贤,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使用与激励工作,为人才提供宽松、自由、民主、温暖的工作氛围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就一定能够揽尽天下英雄,形成发展合力,彻底打赢全球人才战争!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jxgw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