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保护快要消失的方言

发布:2017-06-19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保护快要消失的方言要想申论成绩好,关注热点不可少。江西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江西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江西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 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用书
  仔细研读下文>>>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保护快要消失的方言
\
  背景链接
  两年前,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在湖南发起方言调查计划。他要用5年到10年,搜集保存湖南53个地方的方言,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对于要不要保护方言,这两年一直争议不断。
  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任务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自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
  标准表述
  [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对许多“90后”“00后”而言,方言更是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概念。
  方言,本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家刘半农曾说过,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方言已逐渐形成完整的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并已成为区域内民众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联结纽带。方言富有特色的表达,往往与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等相互融合,是乡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方言不仅体现地方特色,也体现了古老的文化习俗,其中保留了很多中古语音,它是语言的活化石。方言中的一些民间俚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方言,是地方历史文化魅力的标志。学会方言、重视方言,对弘扬传统文化、保留地方文化底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一句句方言,连缀着很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在长期的使用中,方言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在急遽变化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如果方言与故乡的过往一并凋零,乡愁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无论是出于情感传承,还是从文化传承等角度考虑,方言都应当受到保护。
  [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浪潮中,人类语言多样性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语言濒危成为全球性问题。这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唯有抛开语言的“唯工具论”,才能真正理解当前语言濒危的严重性和语言保护的迫切性。
  当前所说的方言濒危、方言保护问题,本质上也是语言濒危、语言保护的问题。  比如,广东潮汕地区和广州市居民的方言意识十分强烈,方言文化相当发达,但不少“00后”孩子也出现了方言断层现象。他们已经更习惯说普通话,甚至他们的爷爷奶奶为将就他们,也愿意说很不标准的普通话。
  当前汉语方言濒危问题最突出的,是那些归属未明的土话以及各种以岛状分布的小方言。以岭南地区为例,除几大方言之外,还分布着一些语言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弱势方言,它们大部分已经呈现出高度濒危态势。比如,广东北部的“韶州土话”和“军声”,香港新界的“围头话”“疍家话”等,广西东部的“都话”“铺门话”“鸬鹚话”,海南东南部的儋州话等。如果不加以特别保护,任由这些弱势方言流失、消亡,在不久的将来,岭南地区方言文化的多样性将大打折扣,许多与这些方言土语相关的口头传统将被连根拔起,永远失去生存土壤。
  如上所述,闽、粤、客方言尽管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或许没有整体消亡之虞,但各种濒危的迹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以历史眼光来看,许多方言都经历了产生、发展、式微和消亡的过程,与自然界所有生命体一样既有茁壮成长,也会生死病老,但不能因“人固有一死”的宿命论而不管不顾。
  [对策措施]
  保护方言不能只停留于理念层面。要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必须落脚于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中。作为一种口口相传的语言文化资源,方言文化一旦消失就很难恢复。因而,保护工作必须重视提前介入、全面推动。
  更好地保护方言,民间层面的传承与保护必不可少,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同样不可或缺。2016年,湖北省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片区项目,依托一批高校,湖北建立了10支调查团队,计划在3年内完成对省内50个汉语方言点的调查和记录。政府部门的积极介入,为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的调研和保护工作,创造了优渥的外部条件。
  保护好方言,还离不开新科技、新手段。以湖北为例,调查团队分赴不同的汉语方言点实地调查,并进行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每个调查点,寻找4名“方言发音人”。这些“发音人”,需在当地生活时间较长、到外地较少,能说纯正地道的方言,调查团队将对他们进行语音采集。而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等相关依托新媒体渠道的保护举措,也正在推进之中。
  留下方言,留下乡音,才能更好地赓续关于乡愁的记忆。别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场景,只存在于诗词中。
  文章素材
  如何保护快要消失的方言
  背景链接
  两年前,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在湖南发起方言调查计划。他要用5年到10年,搜集保存湖南53个地方的方言,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对于要不要保护方言,这两年一直争议不断。
  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任务要求,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自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
  标准表述
  [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对许多“90后”“00后”而言,方言更是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概念。
  方言,本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家刘半农曾说过,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方言已逐渐形成完整的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并已成为区域内民众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联结纽带。方言富有特色的表达,往往与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等相互融合,是乡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方言不仅体现地方特色,也体现了古老的文化习俗,其中保留了很多中古语音,它是语言的活化石。方言中的一些民间俚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方言,是地方历史文化魅力的标志。学会方言、重视方言,对弘扬传统文化、保留地方文化底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一句句方言,连缀着很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在长期的使用中,方言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在急遽变化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如果方言与故乡的过往一并凋零,乡愁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无论是出于情感传承,还是从文化传承等角度考虑,方言都应当受到保护。
  [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浪潮中,人类语言多样性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语言濒危成为全球性问题。这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们唯有抛开语言的“唯工具论”,才能真正理解当前语言濒危的严重性和语言保护的迫切性。
  当前所说的方言濒危、方言保护问题,本质上也是语言濒危、语言保护的问题。  比如,广东潮汕地区和广州市居民的方言意识十分强烈,方言文化相当发达,但不少“00后”孩子也出现了方言断层现象。他们已经更习惯说普通话,甚至他们的爷爷奶奶为将就他们,也愿意说很不标准的普通话。
  当前汉语方言濒危问题最突出的,是那些归属未明的土话以及各种以岛状分布的小方言。以岭南地区为例,除几大方言之外,还分布着一些语言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弱势方言,它们大部分已经呈现出高度濒危态势。比如,广东北部的“韶州土话”和“军声”,香港新界的“围头话”“疍家话”等,广西东部的“都话”“铺门话”“鸬鹚话”,海南东南部的儋州话等。如果不加以特别保护,任由这些弱势方言流失、消亡,在不久的将来,岭南地区方言文化的多样性将大打折扣,许多与这些方言土语相关的口头传统将被连根拔起,永远失去生存土壤。
  如上所述,闽、粤、客方言尽管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或许没有整体消亡之虞,但各种濒危的迹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以历史眼光来看,许多方言都经历了产生、发展、式微和消亡的过程,与自然界所有生命体一样既有茁壮成长,也会生死病老,但不能因“人固有一死”的宿命论而不管不顾。
  [对策措施]
  保护方言不能只停留于理念层面。要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必须落脚于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中。作为一种口口相传的语言文化资源,方言文化一旦消失就很难恢复。因而,保护工作必须重视提前介入、全面推动。
  更好地保护方言,民间层面的传承与保护必不可少,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同样不可或缺。2016年,湖北省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片区项目,依托一批高校,湖北建立了10支调查团队,计划在3年内完成对省内50个汉语方言点的调查和记录。政府部门的积极介入,为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的调研和保护工作,创造了优渥的外部条件。
  保护好方言,还离不开新科技、新手段。以湖北为例,调查团队分赴不同的汉语方言点实地调查,并进行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每个调查点,寻找4名“方言发音人”。这些“发音人”,需在当地生活时间较长、到外地较少,能说纯正地道的方言,调查团队将对他们进行语音采集。而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等相关依托新媒体渠道的保护举措,也正在推进之中。
  留下方言,留下乡音,才能更好地赓续关于乡愁的记忆。别让“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场景,只存在于诗词中。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jxgw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